新闻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加热后bob真人甲醛超标8倍不合格仿瓷碗遭央视曝光别再用了

发布时间:2023-01-27 13:31:21 浏览:

  bob真人餐具遇热后掉色,甚至还溢出奇怪的气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其实,这种碗又叫“仿瓷碗”,因为其的优点,所以成了很多小商铺和快餐店的首选。很多人也因为图便宜,所以会买来当作自己家的餐具。

  节目中,记者在南京一处商场购置了1个陶瓷碗和2种不同价格的仿瓷碗,用甲醛测试仪来测试这三种碗在热水、热油下的甲醛含量。结果显示bob真人,在热水、热油的条件下,陶瓷碗和价格10元的仿瓷碗得到的数据差别不大,检测的甲醛差别也在0.03mg左右。

  但另一款价格为3元的仿瓷碗,在热水倒入之后,就已经产生了轻微的甲醛,而将热油倒入之后,更是产生了外观上的变化,甲醛的数值也超过标准的8倍多,可以说确实是“有毒餐具”了。长期使用这种餐具吃饭,好比于每天在吃甲醛!另外,记者也注意到,两个碗从材质上来看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从碗底的标示却可以看出差异,10元左右的碗会在碗底表明厂家信息,并且还有提示碗的温度耐受在20~120度之间。而红色的劣质碗不仅找不到类似的警告,碗底的信息还重复印了两遍完全重叠在一起无法辨认,相比较而言,正规厂家生产的碗还是较为安全的。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曾发布过一则关于仿瓷餐具质量报告,报告显示送检的产品中,有8成使用了价格低廉bob真人、有毒有害的原材料。调查涉及的样品分别进行了三次检测,三次检测后问题越来越多。那么这些仿瓷餐具为何会产生甲醛呢?

  南京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杨洪为我们解释道:主要是由于这些仿餐具内存在这个物质——脲醛树脂!

  之所以会产生甲醛是因为不合格仿瓷餐具内使用的原料是脲醛树脂。脲醛树脂和尿素和甲醛溶液在碱或是酸催化下进行缩聚反应所得。

  脲醛树脂会发生水解,继而释放甲醛气体,水分越多的情况下酸性也会越强,温度越高水解的程度也就越严重,释放的甲醛含量也就越高,长期使用这种餐具对健康而言非常不利。

  曾有一个仅仅1岁的孩子,被爆出可能是因为长期使用这种碗,而导致罹患白血病。好好的热米饭,却成了致使孩子患病的“毒药”,可谓是令人痛心!

  合格餐具使用的物质是密胺树脂,密胺树脂的价格一般是一吨1.3万左右,脲醛树脂的价格一般在5000元左右。

  三聚氰胺和甲醛反应所得的产物是密胺树脂,固化后的密胺树脂无色透明,在沸水中成分稳定,甚至是在150度左右的高温下使用也能保持稳定。

  特性:陶瓷餐具是指的由黏土或是含有黏土的混合物经过高温煅烧后制成的,具有耐高温、耐腐蚀、手感光滑以及容易洗涤等优点。

  安全隐患:这类餐具存在最大的安全隐患是铅、镉溶出量超标,它们主要来源于陶瓷釉上的一些装饰材料。

  注意事项:在选购陶瓷餐具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所生产的,不要为了贪图便宜而选择一些不合格产品。在外观上尽量选择外表平滑没有凹凸感的白瓷餐具、釉下彩餐具。

  特性:塑料餐具相比较而言非常轻巧,并且也不会有摔破的风险。每个塑料餐具的底下都有个数字标示,代表的是该制品可以耐热的温度,数字越高的塑料制品温度耐热也就越高。

  安全隐患:塑料餐具在高温环境下很容易析出塑化剂、双酚A,这两个物质进入体内对于健康而言非常不利。

  注意事项:在购买塑料餐具时,要注意看清标识是否完整,其次要看产品的外观,查看是否有刺激性气味、污点、杂质等情况,厨房用的塑料制品要选择耐高温的聚丙烯产品。塑料制品的寿命相对较短,一旦发现外观出现裂纹、破损要及时更换。

  特性:玻璃制品具有耐热温度高、加热时不会析出有害物质的特性,并且玻璃制品清洗起来也非常方便bob真人,比较健康安全。

  注意事项:使用玻璃制品盛装液体放进冰箱时,要注意不要装得太满,保持在三分之二即可。避免在冷冻后液体体积变大而导致玻璃破裂。

  安全隐患:不锈钢餐具和酸性液体、强碱性洗涤剂接触之后,会发生电化学反应,会溶出有害的金属元素。

  注意事项:在购买时要选择正规厂家,日常使用要注意不要长时间用其盛放酸性液体、盐、果汁等,用完要及时清洗。

  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曾做过两个对比实验。第一个实验实验人员分别用100摄氏度的和50度的热水对盘子进行5秒钟的淋洗,在淋洗之后再对盘子上的菌落总数进行检测,发现两个温度的热水所带来的清洁消毒作用都不明显。

  第二个实验同样是用两个不同温度的热水,但是是将餐具浸泡在热水内,浸泡时间10分钟。在十分钟之后,发现100摄氏度的热水内的菌群适量下降了70%,而50摄氏度热水浸泡后的盘子菌群数量则下降了50%。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日常用水冲一下餐具是起不到杀毒作用的,如果想要用热水起到祛除菌落的作用,最好还是用开水浸泡10分钟后再使用。

  参考资料:[1] 《「开水烫碗」这个餐前“仪式”,到底有什么用?》.生命时报.2021.5.13[2] 《小心! 毒碗 来了! 调查显示,八成仿瓷餐具违规使用有毒材料》.中国科技财富.章勇[3] 《餐馆食堂的仿瓷碗有毒吗?假冒仿瓷碗危害更大》.广西质量监督导报.刘浏

Copyright © 2012-2018 BOB真人(上海)平台登录 版权所有  备案号:

搜索